卓信企业

卓信企业
4000336626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香港渣打银行远程开户(个人户)指南

2022-12-02 16:00:49 1160 来源:卓信企业

导读 香港渣打银行远程开户(个人户)指南 1.开户流程: ●身份证 ●港澳通行证或护照 如果飞往香港开户,还需要带上过港小票或护照(如果从第三国入境),可以填写开户表,现场下户。 2.内地分行见证,流程如下: 1.预约就近银行办理渣打中国银行存款50W(定存或购买理财产品等) 2.从50W入账开始时,可申请香港渣打银行个人账户 3.香港银行在2-3周内将卡邮寄给客户;

香港渣打银行远程开户(个人户)指南


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形势遭受重创。对于需要国际贸易和海外投资的企业和个人来说,开立海外银行账户接收货款变得更加困难,许多企业家开始寻求新的开户领域。

为了协调危机,离岸通专门推出了香港银行见证国内远程开户的绿色渠道服务,为您避免复杂的流程和被拒绝的风险。香港银行的账户可以在内地远程开立。今天,卓信企业将重点介绍香港渣打银行,包括渣打银行的开户流程、优缺点、银行费用和开户流程,这些都是你所关心的!



据香港渣打银行介绍

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自1859年以来一直在香港开展业务,现为香港三家钞票发行银行之一。渣打银行于2004年7月1日完成了在香港注册的程序,并在香港注册了渣打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 渣打银行 (香港) 有限公司旗下。渣打集团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渣打在香港 3 大发钞行。


香港渣打开户与在新加坡渣打银行开户的区别在于,无论是在新加坡开户还是在香港开户,同一个银行集团都有不同的所有权。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金融体系,账户也完全不同。与内地渣打银行开户是一样的。


香港渣打银行开户方式介绍:


根据公司的性质和业务状况,目前,在香港渣打银行开户主要有两种方式:


1.国内分行见证开户:

提前预约,确定符合开户要求后,到香港渣打银行国内指定分行见证签字,先填写开户文件。


2.飞往香港开户:

提前预约 (疫情结束后可直飞香港开户签字)。

目前,香港渣打银行可以接受第一种和第二种开户方式。我们建议采用第一种视频开户方式,国内分行见证签字开户,全部远程完成。


香港渣打银行开开户流程及所需资料:

1.开户流程:

●身份证 ●港澳通行证或护照

如果飞往香港开户,还需要带上过港小票或护照(如果从第三国入境),可以填写开户表,现场下户。


2.内地分行见证,流程如下:

1.预约就近银行办理渣打中国银行存款50W(定存或购买理财产品等)

2.从50W入账开始时,可申请香港渣打银行个人账户

3.香港银行在2-3周内将卡邮寄给客户;

目前,内地可支持见证的分支机构包括:上海、北京、南京、杭州、苏州、厦门、大连、青岛、天津、宁波等城市,网点较多,面签方便。


香港作为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主要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或分行。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在香港注册离岸公司。香港银行业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香港是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香港银行一般可分为外资银行、本地银行和中国银行。渣打银行是最受欢迎的外资银行之一。许多客户在购买香港保险或进行外汇存款时打开了香港渣打银行卡。

离岸百科

公司注册 银行开户 国际税务 全球商标 跨境秘书 海外移民 公证认证

注册俄罗斯公司所需的核心条件详解

注册俄罗斯公司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满足一系列法律规定的核心条件。这些条件涵盖股东构成、公司类型选择、注册资本要求、注册地址合规性等多个方面,直接关系到公司能否顺利成立及后续合规运营。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清晰掌握这些核心条件是进入俄罗斯市场的重要前提。

24
2025-08-15

香港商标申请“通关秘籍”:流程大揭秘!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贸易港,其商标制度不仅承载着本地企业的品牌建设需求,更成为连接国际与内地市场的重要桥梁。香港商标的作用已超越单纯的标识功能,演变为企业法律保护、市场竞争、资本运作的核心战略工具,在商业实践中展现出多维度的价值。

206
2025-06-20

解读国内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需要备案吗

国内企业为拓展海外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常常选择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然而,许多企业对于境外分支机构的设立是否需要办理备案手续存在疑问。事实上,根据我国现行的境外投资管理相关规定,国内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属于境外投资备案的范畴,必须依法完成备案程序。

62
2025-08-05

香港高才计划“终止”是谣言还是事实?

​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香港高才”)并未结束,且目前没有官方消息表明该计划会近期终止,只是说9月会有新的施政报告可能结束。该计划自2022年12月28日推出以来,已成为香港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重要政策,且根据近期动态,其申请期限和政策细节可能进一步优化。

164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