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公司注销是一项严谨且复杂的流程,需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以确保各方权益得到妥善处理。当公司因经营不善、战略调整或其他原因决定停止运营时,就需启动注销程序。
德国公司注销流程
1、解散决议阶段
股东会议表决
有限责任公司(GmbH)需召开股东大会,通过解散决议,需超过75%投票权支持(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决议需经公证处公证,并在商业登记簿(Handelsregister)登记备案,同步提交税务局备案。
公告要求
解散信息需在联邦电子公报(Bundesanzeiger)公示,启动债权人通知程序。
债权人可在公告期内提出异议,公司需优先偿付税款、员工薪资等法定债务。
2、资产清算阶段
清算组组建
股东指定清算人(可由股东或专业人员担任),负责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处理债权债务。
清算人需在公司所在地注册,并在商业登记簿中登记清算开始信息。
清算冻结期
至少1年的公告期内完成债务清偿,期间需按月记账并履行纳税义务。
清算人负责出售或分配公司资产,偿还债务(如供应商欠款、税务欠款等)。
剩余资产按股权比例分配,需制作期末清算报表并公示。
税务合规
向税务局提交清算期完整纳税记录,取得无欠税证明。
若公司资不抵债,需立即启动破产程序,否则清算人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3、正式注销阶段
法院核准
清算人通过公证处向注册法院申请注销,提交清算报告、资产负债表、股东会决议等文件。
法院审核通过后,在商业登记簿删除公司记录,并在官方公报上发布注销公告。
后续事项
通知银行关闭公司账户,结清所有余额。
处理知识产权(如商标、专利)的转让或放弃。
账簿、合同等文件需由股东保存至少10年,税务文件建议保留至法定追诉期届满。
4、特殊情况与优化建议
“静默清算”
若税务局批准,可选择缩短清算期至6至8个月,但需满足零债务等严苛条件。
成本优化
提前12个月规划资产处置,使用在线注销通道。
委托专业机构托管账簿,降低合规风险。
法律后果
未注销公司可能面临滞纳金、税务认定为“非正常户”、法定代表人列入黑名单等风险。
注销后原则上不可恢复,但法院特别裁定或债权人提出异议的情况除外。
卓信企业提供国内外公司注册、银行开户、年审报税、代理记账、商标注册、ODI境外投资备案等代理代办服务,如果您有这方面业务办理需求,欢迎随时咨询我司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