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香港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核心政策之一,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 “高才通计划”)自推出以来,以 “审批快、门槛清晰” 的特点成为人才赴港的热门选择。但不少人对其适用范围仍存在困惑 —— 究竟哪些人符合申请条件?是否只有 “顶尖富豪” 或 “名校精英” 才能申请?
适合申请香港高才的人群
一、A类申请人:高收入人群的“零门槛”通道
核心条件: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250万港元(或等值外币)以上,无学历、年龄、行业限制。
适用人群:
企业主与高管:通过公司利润、分红、股权收益等实现高收入的企业主,或年薪超250万港元的企业高管。例如,某科技公司创始人持有公司60%股权,若公司年度利润达694万港元,其个人可申报收入即满足条件。
高薪专业人士:金融、法律、医疗等行业顶尖人才,如投行董事总经理、国际律师合伙人等,其薪资结构中包含高额奖金、股票期权等应税收入。
跨境收入者:在内地与香港均有收入来源的跨境工作者,如同时担任香港上市公司高管与内地企业顾问,其综合收入可合并计算。
政策优势:
无配额限制:A类申请不受年度配额约束,获批概率显著高于B、C类。
签证期限延长:自2024年11月起,A类申请人首次获批签证期限从2年延长至3年,为赴港布局提供更充裕时间。
续签灵活:支持受雇、自雇、创业等多种形式,仅需证明收入达市场水平且纳税记录完整。例如,某A类获批者通过在香港注册咨询公司,以服务合同形式承接内地项目,年利润超300万港元,顺利完成续签。
二、B类申请人: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生的“职场跃迁”机遇
核心条件: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且申请前5年内累计至少3年工作经验。
适用人群:
海外名校归国人才:如哈佛、斯坦福、剑桥等顶尖学府毕业生,具备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协作能力,适合香港金融、科技、贸易等行业。
内地百强大学精英:涵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23所内地高校毕业生,尤其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的人才。
行业资深从业者:拥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设计师、分析师等,如某互联网大厂资深产品经理,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可通过B类申请快速赴港发展。
政策优势:
名校背书:全球百强大学名单由QS、THE、U.S. News等四大权威排名综合评定,确保申请人学术背景的国际化认可度。
职业发展空间广阔: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为B类人才提供跨国企业、初创公司、政府机构等多元化就业选择。例如,某香港投行优先招聘B类获批者,提供年薪50万港元以上的岗位,并协助办理续签与永居。
家庭协同发展:主申请人获批后,配偶及18岁以下子女可同步获得香港身份,享受教育、医疗等福利。子女可通过香港DSE考试或华侨生联考,以较低分数入读内地名校。
三、C类申请人:应届百强大学毕业生的“潜力股”选择
核心条件: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申请前5年内工作经验少于3年,年度配额1万名(先到先得)。
适用人群:
应届百强大学毕业生:如2025年刚从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院校毕业的学生,计划赴港寻找职业起点。
职场新人:拥有1-2年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才,如某咨询公司分析师,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希望通过高才通计划加速职业晋升。
创业意向者:计划在香港创立科技、文创等初创企业的毕业生,可利用香港的低税率、自由市场环境与国际化网络。
政策优势:
配额优先权:C类申请虽设年度配额,但实际获批率较高。
续签路径清晰:支持通过受雇或创业完成续签。某C类获批者毕业后加入香港某AI初创公司,担任算法工程师,月薪3.5万港元,两年后顺利续签并申请永居。
低成本试错机会:香港提供创业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降低毕业生创业门槛。例如,香港科技园为初创企业提供办公场地、设备租赁与导师辅导等一站式服务。
四、三类申请人的共同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高才通计划为不同背景人才提供差异化路径,但续签与永居仍是核心挑战。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首批1.3万名高才通签证持有者中,仅54%提交续签申请,46%主动放弃签证。主要原因为:
在港关联不足:部分申请人未实际赴港工作或居住,导致续签被拒。
收入不稳定:自由职业者或初创企业主因收入波动,难以满足市场水平要求。
材料准备疏漏:未提供完整税单、雇佣合同或业务证明文件,影响审批进度。
卓信企业提供国内外公司注册、银行开户、年审报税、代理记账、商标注册、ODI境外投资备案等代理代办服务,如果您有这方面业务办理需求,欢迎随时咨询我司在线客服!